警方公布,今年首七个月共接获24,644宗骗案,损失金额共约43.4亿元。以累积数字计算,今年的整体骗案升幅有放缓趋势,累计损失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15.6%。
今年上半年共有957名专上院校学生被骗,当中本地生及「港漂」内地生分别占比67.3%(644名)及32.7%(313名)。虽然以案件宗数而言,有较多本地学生被骗,但损失金额则内地学生较多,内地学生占学生群体的受骗金额55.5%,达6,031万元。内地生平均每宗电话骗案损失达83万元,远高於其他骗案类别。
学生受骗案件中,最大一宗损失金额为1,097万元,涉及一名25岁内地硕士学生,其今年4月收到冒认香港入境处人员来电,说他名下多个银行户口涉及金融骗案,并将电话转驳到假冒珠海市的公安部。骗徒出示伪造的保密令施压,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,作资金的监管。
警方表示,受害人按骗徒的指示将1,097万元分别存入骗徒提供的银行帐户。骗徒之後指示受害人再额外转帐更多的资金。同时间,受害人的银行发现了受害人户口有疑,要求受害人前往银行分行,银行职员同时通知了反诈骗协调中心。经过面谈之後,受害人才知道自己受骗。
港漂生遇租楼骗案亦激增,今年首半年共录得17宗及损失共208万元,但去年同期则没有同类案件发生。
除了有受害者,也有人加入成诈骗集团一员,一名19岁内地来港大学生替「假冒官员」诈骗集团做跑腿被捕,当事人冒充廉政公署人员向受害人派发「公函」,警员到场後於大学生身上检获伪造的廉政公署证件及假公函,相信涉及3宗骗案,涉及金额共约879万元。
警方提醒,要提防「骗上骗」的诈骗案件,因为骗徒在诱骗受害人转帐後,会耸恿受害人参与所谓的特务行动,讹称完成有关行动後,便可以取回失去的金额。若明知对方是骗徒仍然协助他们进行犯罪行动将是串谋诈骗,一经定罪最高可判监14年。
警方补充,在获得受骗或因骗案被捕学生同意後,会将相关个案转介至香港青年协会,由专业社工提供进一步支援学生及学生家庭,包括心理辅导及家庭关系辅导,协助纾缓当事人心理及生活压力,并降低再次受骗或重犯的风险。先导计划於上月展开,服务对象暂时主要集中18岁至22岁,目前已有5名受骗学生及3名被捕学生获转介至香港青年协会进行辅导,当中有个案涉及金额高达300万元。(da/j)
AASTOCKS新闻